家有“含饭宝宝”?这篇拯救全家吃饭焦虑
最近有好多同学跟我吐槽,说在雇主家带2岁宝宝,吃饭的时候可太让人头疼了。宝宝把饭含在嘴里,不嚼也不咽,催也没用,一顿饭下来,大人孩子都累得不行。其实啊,宝宝吃饭含着不嚼不咽,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,而且和家庭养育有着很大的关系。很多家长自己摸索许久,依然毫无头绪,其实借助专业的力量,难题就能迎刃而解。作为专注育婴早教多年的机构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背后的原因,并给出实用建议。
真实案例:含饭习惯带来的成长隐忧
先给大家说个例子,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叫阳阳的2岁宝宝。每次吃饭,阳阳就像个“小蜗牛”,饭含在嘴里半天没动静。家长急得不行,又是哄又是喂,一顿饭能折腾个把小时。长期这样,阳阳不仅身高体重增长缓慢,连说话都比同龄人晚,吐字也不太清晰。去医院检查,医生说除了营养没跟上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期含饭,咀嚼能力没得到锻炼,影响了口腔肌肉的发育 。阳阳的家长一度焦虑万分,四处寻求帮助,在尝试多种方法无果后,来咨询我们老师。经过专业指导,短短几周,阳阳吃饭的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善。
宝宝吃饭含着不嚼不咽,到底为啥?
1. 咀嚼能力没练好:6 - 12个月是宝宝发展咀嚼和吞咽技巧的黄金时期 。要是这个时候,家长一直给宝宝吃那种不用嚼的软烂食物,像米糊、稀粥,没及时让宝宝接触面包片、小饼干这类需要咀嚼的东西,宝宝就没机会锻炼咀嚼能力。等长大了,面对正常的饭菜,就不知道该怎么嚼了,只能含在嘴里。就像阳阳,从小吃的都是特别软烂的食物,牙齿和口腔肌肉没得到锻炼,吃饭就成了难题。
2. 吃饭不专心:现在的宝宝可容易被周围的东西吸引注意力了。吃饭的时候,电视里的动画片、手边的小玩具,都比碗里的饭有意思。宝宝吃着吃着就走神了,饭含在嘴里,半天都想不起来咽。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多吃点,追着喂饭,这也让宝宝更不把吃饭当回事,吃饭就成了一场漫长的“拉锯战”。
3. 饭菜不合口味:宝宝虽然小,但也有自己的口味偏好。要是家长做的饭菜总是一个样,或者口味不对宝宝的“胃口”,宝宝就会对吃饭失去兴趣,把饭含在嘴里,不愿意吃。
4. 身体不舒服:有时候宝宝含饭不咽,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。比如口腔溃疡,一咀嚼就疼;或者肠胃消化不好,吃一点就觉得饱,再吃就难受。这种情况下,宝宝就会抗拒吃饭,把饭含在嘴里。
家庭养育的“小毛病”,可能是罪魁祸首
1. 过度保护:很多家长生怕宝宝噎着、呛着,所以一直给宝宝吃软烂、细碎的食物,不敢让宝宝尝试稍微硬一点、有颗粒感的食物。这种过度保护,反而剥夺了宝宝锻炼咀嚼能力的机会。
2. 不良示范: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,如果家长自己吃饭就狼吞虎咽,或者边吃边玩手机、看电视,宝宝也会有样学样,吃饭不专心,含饭不咽。
3. 强迫进食:有些家长特别在意宝宝吃了多少,一看到宝宝吃得少,就开始着急,强迫宝宝多吃。这样只会让宝宝对吃饭产生恐惧和反感,更不愿意好好吃饭。
我们帮您解决育儿难题
1. 专业指导锻炼咀嚼能力:红番茄会为家长提供分阶段的辅食添加方案,从适合宝宝月龄的咀嚼食物选择,到如何引导宝宝正确咀嚼。就像帮助阳阳那样,我们会教家长或者阿姨在宝宝面前,夸张地做出咀嚼的动作,给宝宝做示范,让宝宝跟着学。
2. 科学培养饮食习惯:我们会指导家长固定宝宝的吃饭时间和地点,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、让宝宝坐在餐椅上吃饭 。教家长在吃饭时,把玩具收起来,关掉电视,让宝宝专注于吃饭。同时,把控每次吃饭的时长,20 - 30分钟为宜,让宝宝知道吃饭是有时间限制的。
3. 助力打造多样餐食:我们的专业营养师会分享丰富的宝宝食谱,教家长如何把饭菜做得丰富多样,颜色搭配好看,口味也符合宝宝喜好。比如宝宝不喜欢吃青菜,就把青菜和肉一起做成小丸子;不喜欢吃胡萝卜,就把胡萝卜切成小花的形状。
4. 关注宝宝健康饮食:我们会教会家长日常留意宝宝的身体情况,如果发现宝宝嘴里有溃疡、疱疹,或者肠胃不舒服,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。
育婴早教阿姨和家长们在育儿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,独自摸索不仅耗时费力,还可能错过宝宝成长的关键期。我们凭借丰富的育儿经验和专业知识,已帮助众多家庭解决宝宝吃饭难等问题。如果您也正在为宝宝吃饭含饭不咽等问题烦恼,欢迎来我们机构报名学习。让我们一起,陪伴宝宝健康快乐成长!